對抗“文字失語癥”:30多萬網友抱團重學“好好說話”
當你看完一篇深有感觸的公眾號長文之后,點開留言區,手機光標停止在留言框的起始位置,想了很久你卻發現,自己內心醞釀許久的情緒竟然一時間無法找到適當的詞語來成句……幾分鐘后,你最終寫下了幾個字:“真的看得我犯了前排失語癥?!?/p>
最近在網絡上,“前排失語癥”這個說法成了網絡熱詞——即用來解釋一個人面對海量信息,想表達某種強烈的觀點或感受時,卻無法將其訴諸文字,以至于“失語”的情況。
而在“前排失語癥”之前,出現得更多的是“文字失語癥”這一說法?;ヂ摼W時代網絡梗頻出,人們在“yyds”(永遠的神)“絕了”“絕絕子”等新型詞匯迭出且被泛濫運用的同時,也不自覺地“丟失”了原本的文字敘述能力;而另一邊廂,在抖音、視頻號、小紅書等社交平臺上出現的各類“文案博主”,又成為人們所追捧的對象。
一邊是“文字失語”,一邊卻是“文案精美化”,如此語言現象的背后,到底藏著人們怎樣的情緒和思考?近日,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采訪了來自傳播學、社會學、語言學等領域的學者,以及來自脫口秀圈和高校的網絡達人。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程依倫 實習生 文字、陳千一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憂子、程依倫(除署名外)
什么是“文字失語”?
所謂“失語”,原本是指醫學領域一種名為“失語癥”的疾病,指與語言功能有關的腦組織的病變,造成患者對人類交際符號系統的理解和表達能力的障礙?!拔淖质дZ”正是由此衍生而來,盡管目前對于“文字失語癥”沒有官方定義,但通常則是指人們在大多數場景中可以正常表達口語,但在需要進行邏輯完整、復雜長篇的文字表達時,卻出現語塞的現象——即抬筆忘字、只用表情包表達想法、一寫東西就忘詞等,如同“茶壺里煮餃子,有貨倒不出”。
患了“文字失語癥” :
找不到形容詞時 萬物皆可“yyds”?
2022年1月,有網友在豆瓣平臺發了一篇帖子:“所謂失語的表現——就是看到大家的帖子,心里瘋狂點頭:對對對我也這樣;但等到自己想留言的時候,卻描述不出心里的感覺,詞不達意,寫出一堆句子然后再全部刪掉……”在這個帖子下面,共有將近50條清一色的留言:“對對對,就這樣,我也是?!薄鹑缫粓觥拔淖质дZ癥”的集體展示。
類似的情景不斷發生在這個名為“文字失語者互助聯盟”的豆瓣小組里。正如該小組的簡介所說:長期以來,作為傾聽者和旁觀者的我們,逐漸忘記了如何組織文字的邏輯、怎么清楚地運用文字表達自己的情緒和觀點。
這一建立于2022年1月的組群如今已有超過32萬名成員,大家通過歸納熱詞、語句練習、書籍分享等方式,練習著如何擺脫“文字失語”。
“很久沒有見過家鄉這么美的晚霞了,想用一兩句話發朋友圈,應該怎么寫比較好?”
“過生日的時候收到禮物,但是不知道誰送的,打算發個朋友圈,應該怎么組織措辭比較好?”
“如何形容一個東西的保質期很短?”
……
在這個小組中,類似的“求助”帖子幾乎每天都在上演,僅一個小時記者就看到,該平臺上出現了至少10條求助帖,而在這些帖子下,最多一條有將近600條回復。
“經常難以舉出具體例子”
目前在某培訓機構兼職講師助理的小范,就發覺自己患上了“文字失語癥”?!氨热缥易罱o學生介紹一種記憶方法的時候,一時間想不到其他形容詞,只能說‘這種方法真的很絕’?!毙》犊扌Σ坏玫馗嬖V記者。
作為一名老師,他對于自己的“文字失語癥”感到頗為焦慮,為學生答疑解惑時的語言愈發生硬和晦澀,經常難以舉出具體的例子,“甚至我一度感覺yyds能代替一切形容詞?!?/p>
小范的困擾,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與“文字失語癥”相呼應的另一種情況,thewetpalette.com,即網絡用語逐漸成為一種社交的“標準答案”:比如“女媧畢設”一詞,它可以形容一個人天生麗質,也可以形容一個人身材曼妙;“絕了”一詞,可以形容某一個令人感慨的事件,當然也可以形容一個歌手的編曲;而至于無孔不入的“yyds”等英文縮寫,其應用范圍更是廣泛,在美食群、音樂群、萌寵群、粉絲群以及社區生活群中,記者輸入“yyds”就檢索出“烘干箱yyds”“小貓yyds”“水蜜桃yyds”等詞條。
“生日文案都不會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