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獎池角逐,華為云 IoT 邊緣帶你看懂邊緣計算開發者大賽
2022 年 9 月 1 日,第二屆邊緣計算開發者大賽正式啟動!本屆大賽由華為云參與承辦,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邊緣計算產業聯盟共同主辦。大賽啟動儀式落地北京。
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一級巡視員王鵬,中國工程院院士、大賽技術指導委員會主任鄔賀銓,中國信通院副院長王志勤、中國聯通研究院院長李紅五與華為中國區云業務 CTO 肖苡等領導出席大賽啟動儀式并致辭。
華為中國區云業務 CTO 肖苡在大賽啟動儀式上強調,邊緣計算不僅要讓億萬設備跨越與云之間的「鴻溝」,讓使用不同「語言」的新老設備,靈活地與云端對話;還要為設備筑起一個個「堡壘」,保障億萬設備低時延通信,維護設備隱私安全,增強應用可靠性。本次大賽中華為提供的 IoT 邊緣技術,采用邊云協同架構,集云端安全、彈性、智能等先進經驗為一體,打通萬物互聯的「最后一公里」,為千行百業數字化保駕護航。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中國區云業務 CTO 肖苡
為增強廣大開發者對本次大賽的了解,華為云物聯網產品總監張宗鋒分享了華為在邊緣計算領域的技術實踐和經驗,以及華為云 IoT 邊緣如何加速數字化時代下的企業智能轉型,賦能開發者應用創新。
華為云計算技術有限公司 IoT 首席產品總監 張宗鋒
端邊云協同:使能萬物聯接及感知服務升級,加速邊緣升級
華為云 IoT 邊緣提供了開放架構的聯接能力和孿生建模的能力,讓不同年代、不同種類的設備更好地聯接在一起,并實現互聯互通。
除了預置 PLC、Modbus、OPC-UA 等通用協議外,還集成大量三方數據協議,并開放協議集成接口,開發者可以快速集成私有協議,實現設備快速上云。
同時,為讓設備產生的數據真正被理解,華為云 IoT 邊緣支持將云端的孿生建模模型,自動同步到邊緣側,幫助設備間數據在本地快速做好預處理,并實現互聯互通。
數據協同:OT/IT 數據治理及上云協同,加速企業數字化融合升級
在復雜邊緣場景中,設備因溫度、濕度、震動等環境問題,導致數據錯誤、缺失、重發等問題,以至于數據不可用或難以有效跟 IT 數據融合。華為云 IoT 邊緣實現了云邊協同的數據治理功能,支持數據平滑補齊和校正,與 IT 數據有效融合,協同業務數據,真正實現「透明化生產,智能化感知,可視化管理,數字化決策」。
應用協同:一次開發,多邊部署,加速現代化應用創新
邊緣實際是一個相對于云的概念,重要的是與現場設備和客戶緊密配合,在不同環境下有不同的應用。比如,離設備較近網關類型的邊緣,算力較弱,應用單一,但時延要求更高;離客戶、用戶較近的邊緣站點、邊緣服務器,算力較強,應用復雜多樣。如何讓應用兼容不同的邊緣(邊緣站點、邊緣服務器、邊緣網關等),并協同形成一張邊緣互聯的網絡,讓應用一次開發,多邊部署,從而降低應用復制和批量實施的成本。
從架構、能力到工具,華為云 IoT 邊緣全面賦能開發者
華為云 IoT 邊緣以開放、極簡的架構,兼容開源容器底座,支持網關、服務器等多種形態的部署環境,使得應用可以在不同的環境和容器底座上以快速復制,減少二次開發。軟件和硬件解耦,才能充分發揮生態的能力,讓開發者有更多可選可用的組件。為此,華為云 IoT 邊緣還提供了靈活自主的、快速自助認證的工具平臺,開發者/企業可以在平臺快速完成硬件認證,并自主生成認證報告。
華為遵循「共生共贏」的理念,早在 2022 年就與信通院,沈自所等產業伙伴共同創建了邊緣計算相關的產業聯盟,發布邊緣計算參考架構、參與信通院主導的標準件計劃等。目前邊緣計算產業聯盟已經成為規模最大的邊緣計算領域產業平臺。
賽事戰火重燃,百萬獎金等你角逐
為了讓更多開發者參與到邊緣計算技術的蓬勃發展生態,華為邊云協同賽題設置了個人賽道和團隊賽道,廣大開發者可以基于華為云 IoT 邊緣開展學習實踐,并進一步圍繞邊云協同、工業數采、邊緣自治、邊緣智能計算等場景,開發創新應用。華為云學堂還開設了 IoT 邊緣的免費課程,歡迎開發者前往學習 IoT 邊緣服務,了解邊緣應用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