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塔納爾:造系統與造生態之間,OPPO選擇了“中間道路”
潘塔納爾,OPPO的“軟件基石”與ColorOS“軟芯片”。
每年一度的ODC(OPPO開發者大會)已經成為中國科技行業的“重頭戲”之一。3月30日在杭州舉行的ODC22上,OPPO今年推出了智慧跨端系統“潘塔納爾”,這也被業界視為“OPPO轉型生態型科技公司”的關鍵行動之一。同時,OPPO還推出了基于潘塔納爾系統的車機互融解決方案——OPPO Carlink,以及全新系統版本ColorOS 13。
可以說,ODC已經遠超開發者的聚合與服務范疇,成為OPPO展示“軟實力創新”與“生態價值”的重要節點。
互聯互通之路,為何越走越窄?
希望以手機、電視、智能音箱作為核心品類構筑生態者,雖然皆是基于各自優勢,但強調自身主導權意味著難以真正完成跨多品牌、跨多品類的協同,畢竟不可能一家企業會涉及到幾百上千個終端品類,用戶也有各自差異化的品牌、產品與體驗偏好。
與此同時,新技術持續突破疊加近三年的疫情持續沖擊,很多事情都在加速變化。
一方面IoT設備已經迎來爆發拐點。GSMA預測2025年全球物聯網終端連接數量將達到250億個,其中消費物聯網終端連接數量就將達到110億個,數以萬億計的新設備將接入網絡并產生海量數據。
另一方面,大眾消費者對跨設備、跨場景的互聯互通與智能化交互需求快速提升。QuestMobile數據統計顯示,2022年1季度,國內移動互聯網用戶人均擁有5臺智能設備,超過50%的用戶存在跨設備跨應用需求。而到2032年,人均設備數量將達到12臺(艾瑞)。
以上兩大趨勢實際上進一步突顯了如今整個行業跨端門檻高、協作效率低、服務流轉不足,難以滿足用戶一站式服務與全場景智慧體驗的迫切需求,同時也進一步加劇了不同行業與企業的“破界”期待。
OPPO軟件工程事業部副總裁李杰發布潘塔納爾
OPPO破界的"軟件基石"
三年前,OPPO內部展開了一場關于未來“萬物互融”的大討論。盡管OPPO的ColorOS具有開放能力,HeyThings團隊也會推出一些適配計劃,但當萬物互融真正來臨時,究竟需要一個怎樣的系統、服務與生態?
“潘塔納爾”應運而生。
作為OPPO自研的智慧跨端系統,潘塔納爾主要有以下顯著特點:具備真正的新生態開放性、接入友好與技術引領,強調“以人為中心”,也是OPPO面向萬物互融新十年打造的重要“軟件底座”。
“潘塔納爾”是世界上最大的濕地生態系統,其分布于多個國家,成為穩定南美洲乃至全球氣候與生物多樣性的重要生態系統之一。以此命名,也充分體現了OPPO打造真正開放性、友好性的新型生態戰略決心。
在規劃原點,OPPO就對潘塔納爾進行了明確定義:系統性地解決跨設備跨系統過程中,不同操作系統技術架構兼容性不好或者不相通問題?;蛘哒f,潘塔納爾可以理解是一個“中間件”,其本身并非操作系統,但可以運行在不同底層的操作系統上,從而實現不同設備、不同操作系統、不同品牌海量設備之間的萬物互融。
為了達到這一極具挑戰的目標,OPPO主要推動了兩大核心技術能力突破:
首先,為潘塔納爾設計“融合計算”的頂層技術架構。
數據、應用、服務的跨端與跨系統,意味著必須使用“融合計算”的新技術底座。其技術難度在于,必須解決已異構計算過程中的低功耗、高可靠近場+遠場連接傳輸、多設備間安全性、高便捷的實時授權互信、以及跨端算力的一致性效率最優調度等諸多難關。
這其實也是如今所有行業企業都共同面臨的“北坡挑戰”,但并沒有捷徑可以選擇。OPPO為此打造了“無感連接”技術,實現了多設備間同賬號的高效授權互信,連接功耗大幅降低(如藍牙功耗僅為行業均值的1/5),并依托自身在通信領域的深厚積累推出了高可靠連接通信方案,以及高精度的設備定位能力。
在此基礎上,OPPO還為其提供了個性化精準服務推薦、外設融合、全天候低功耗感知、端云數據融合、算云算力融合等諸多創新技術,相當于為搭載潘塔納爾的設備提供了“說(傳輸)、聽(感知)、看(定位)、思(神經網絡推理)、跑(分布式文件系統與智能文件遷移)”等差異化、可落地的創新能力。設備之間數據、外設和算力深度融合,從而實現最優資源調度與高效應用。
第二,“讓服務更懂用戶”的泛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