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偉達、AMD高階GPU被禁售 國產GPU將迎融資利好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錢玉娟 9月1日,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在上海啟幕之際,與會的某國產GPU廠商臨時召開緊急會議,通知工作人員在后續兩天的會程中,注意回避與高性能GPU相關的全球供需話題。
就在前一天,美國政府向英偉達(NVIDIA)和AMD兩家芯片廠商提出“停止向中國銷售部分高性能GPU產品”的消息不脛而走,其中指向的“部分產品”是包括英偉達的A100和H100,AMD的MI250系列在內的四款,應用于人工智能相關產業的高階GPU計算芯片。
9月1日午間,manueldorado.com,英偉達CEO黃仁勛通過其個人社交媒體證實了上述美國新令,他表示,將以替代品滿足中國客戶需求,或以申請許可證方式解決問題。
“斷供高端EDA設備,是卡住供應端,如今又通過禁售部分高端GPU芯片,卡住產品端。”芯謀研究分析師商君曼對經濟觀察網記者說,她發現,美國對中國進行的技術封鎖,漸進式展開且范圍越來越大,“它試圖封鎖我們以后的路,卡住我們未來走向更先進、更高端的人工智能技術領域。”
貴價又高階的芯片在華限售
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的簡稱,為圖像處理器),是由數以千計更小、更高效的核心組成的大規模并行計算架構芯片。在AspenCore資深產業分析師顧正書看來,GPU比CPU(中央處理器)“復雜得多”,也更適用于進行密集型數據處理。
談及全球GPU市場的格局,顧正書對經濟觀察網記者說,英偉達和AMD是目前GPU計算領域公認的全球領導者,兩者也讓市場呈現“寡頭壟斷”的格局。對此,商君曼認為,上述兩大廠商得益于長期的市場檢驗,以及積累多年的技術水平,不僅在GPU領域“建立起了一定的專利壁壘”,“它們的議價空間、話語權越來越大。”
在深圳從事GPU芯片產業研究的陳先生向記者透露,英偉達A100 GPU的售價要三千美金左右,“不僅貴,國產還替代不了。”
不過,在深圳從事芯片貿易相關的姜女士發現,英偉達高性能芯片的市場需求并非持續高漲。“上半年賣了幾百個英偉達A100 80G GPU芯片,成交價6.8萬美元。”她提及,英偉達在今年6月通知對A100 80G GPU芯片漲價20%,“目前6.5萬美元都難成交。”不僅如此,一張英偉達H100 GPU芯片的價格,貴得驚人,“一片不算返點,xldrugstoreonline.com,成本大概2.4萬美金,有多少能用得起。”
商君曼分析,出現在“新令”中的高性能GPU算力芯片,并非應用于消費電子中,因此其在中國銷售是否受限,并不會給消費者市場帶來過多影響,更多波及的是AI超算、數據中心等相關領域。
“民用基本影響不大。”陳先生還講到,由于挖礦、炒幣等相關產業在國內的強監管限制下“遷移”海外,導致國內對英偉達的消費級顯卡需求下降,“庫存積壓很多”,反倒是包括自動駕駛、醫療影像設備、智慧安防、邊緣計算等與機器深度學習相關的廠商,對英偉達和AMD的高性能GPU芯片需求高漲。
“禁售的是帶雙精度(FP64)的GPU芯片。”姜女士覺得,區別于其他商用GPU芯片,目前英偉達和AMD的禁售產品多用在高性能計算機上,她認為,美國的禁售新令目標打向的正是對計算速度、算力能力具有更高標準和要求的中國超級計算機產業。
兩廠商在華業務將承壓
受禁售消息影響,海光信息(688041)、龍芯中科(688047)、景嘉微(3000474)、寒武紀(688256)等國內多只與GPU、AI芯片相關的概念股,均在9月1日盤中漲幅超10%,當日收盤均報漲。
但在美東時間9月1日開盤后,英偉達與AMD股價均出現大幅下跌,前者跌幅曾超12%,而AMD也曾跌超7%。
“(禁售消息)給國內產業側帶來的,更多是心理上的震蕩。”在AspenCore資深產業分析師顧正書看來,美國政府的舉措會讓英偉達和AMD的業務及經營承壓。
參考兩家廠商的業績報,其中來自中國市場的營收貢獻愈發明顯。數據顯示,英偉達2022年總營收達248.85億美元,來自中國的營收接近三分之一,達71.11億美元;而AMD的去年總營收達164.34億美元,中國區域帶來營收40.96億美元,接近四分之一。
商君曼說,兩大廠商對禁售令也表達著態度,尤其是英偉達,在8月26日提交的SEC文件中表示,美國政府新的“許可要求”將對其研發、供應和分銷業務以及收入產生不利影響。
英偉達在SEC文件聲明中還提及,其8月24日提供的2022年第三財季展望中,有包括中國大約4億美元的潛在銷售額,目前新的許可要求會對其加以限制,“如果客戶不愿購買英偉達的替代產品,或者美國政府不及時授予許可或拒絕向客戶授予許可,英偉達未來的收入和盈利可能會大幅下降,我們的競爭地位可能會受到損害。”